《玉作图说》–清 李澄渊

《玉作图说》–清 李澄渊

《玉作图说》清代画家李澄渊于1891年绘作

— 清代画家李澄渊于清光绪十七年(1891 年)创作彩绘图册

玉作图_02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玉作图_03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玉作图_04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
一、捣沙图说:攻玉器具虽多,大都不能施其器本性之能力,不过助石沙之能力耳。传云,黑、红、黄等石沙产于直隶获鹿县,云南等处亦有之。形似甚碎砟子,必须用杵臼捣砟如米糁,再以极细筛子筛之,然后量其沙之粗细漂去其浆,将净沙浸水以适用。

二、研浆图说:磨光宜研极细腻黄沙去浆浸水以适用。

玉作图_05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
三、开玉图说:器用聚钢条及浸水黑石沙,凡玉体极重即宜用此图内所画之式以开之。至若玉二三十斤,则以天秤吊之,再用尺六见圆大扎碢[tuó] 开之。论玉之产于山水,其原体皆有石皮,今欲用其玉,必先去其皮,若剥果皮取其仁也,故云开玉。此攻玉第一工也。(工具说明)大法条锯,聚钢法条,此黑石沙性极坚硬,盆内是黑石沙。

玉作图_06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
四、扎碢图说:碢用木作轴,用钢作圆盘,边甚薄,似刀,名之曰扎碢。用浸水红砂将去尽石皮原玉截成块或方条,再料其材以为器,用冲碢磨之以成其器之胎形。若大玉料体重则以天秤吊之,如小而则以手托之,不用天秤。(工具说明)登板,木轴,扎碢,小铁碪[zhēn],小铁锤,铁碪铁锤皆为收拾扎碢不平整处用。

玉作图_07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
五、冲碢图说:碢用四五分或二三分厚钢圈,圈内横以厚竹板,再以紫胶接在木轴头上,用浸水净红砂以冲削其方条玉之棱角,故名冲碢。玉之棱角既去,器形既成。玉体肤上尚有小坳沙痕则宜磨碢以磨之。木碢、胶碢、皮碢以光亮之。(工具说明)冲碢,竹板,尾丁,登板。

玉作图_08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
六、磨碢图说:磨碢用二三分厚钢盘、木轴,碢形大小不同,约有六七等,既冲之后宜磨之,使玉体细腻。磨工即毕,宜上花、宜打钻、宜掏堂、宜打眼,再各施其工。(工具说明)登板,转绳,尾丁,木轴,紫胶接轴处,钢磨碢。

玉作图_09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
七、掏堂图说:掏堂者去其中而空之之谓也。凡玉器之宜有空堂者,应先钢卷筒以掏其堂,工完,玉之中心必留玉梃一根,则遂用小锤击钢錾以振截之,此玉作内头等最巧之技也。至若玉器口小而堂宜大者,则再用扁锥头有弯者就水细沙以掏其堂。(工具说明)弯子,铁轴,革绦,铁轴,钢卷筒有透沟二三为存细沙。

玉作图_10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
八、上花图说:按:玉作上花,具皆用小圆钢盘,盘边甚薄,似刀,名之曰丁子,全形似圆帽丁子,故名之。或用小钢碢名为轧碢。此等具可以随意改作,大小以方便适用为度。凡玉器无论大小方圆,外面应有花样者皆用此等具磨冲以上花。(工具说明)登板,铁轴,大小丁子,小锤;为正丁子毛病用;为打丁子入铁轴穴,小碢。

玉作图_11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
九、打钻图说:是玉器宜作透花者,则先用金钢钻打透花眼,名为打钻,然后再以弯弓锯,就细石沙顺花以搜之,透花工毕,再施上花磨亮之工,则器成。(工具说明)坠,活动木,金钢钻,弯弓,浸沙盆。

玉作图_12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
十、透花图说:凡玉片宜作透花者,则先以钢钻将玉片钻透圆孔后以弯弓并钢丝一条,用时则解钢丝一头,随将丝头穿过玉孔,复将结好丝头子弓头上,然后用浸水沙顺花样以搜之,如木作弯锯搜花一样。图内桌上有竖木桌拿子或横木桌拿以稳住玉器。(工具说明)横木棹拿,竖木棹拿,钢丝、搜弓,钢丝、弓背于钢丝解开式。

玉作图_13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
十一、打眼图说:凡小玉器如烟壶、班指、烟袋嘴等不能扶拿者,皆用七八寸高大竹筒一个,内注清水,水上按木板数块,其形不一,或有孔或有槽窝,皆像玉器形,临作工时则将玉器按在板孔中或槽窝内,再以左手心握小铁盅按扣金钢钻之丁尾,用右手拉绷弓助金钢钻以打眼。(工具说明)大竹筒内所用稳玉器木具数块;有孔板,大竹筒,铁盅、金钢钻。

玉作图_14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
十二、木碢图说:钢碢磨毕玉体虽平,然尚欠光亮,即木碢及浸水黄沙、宝料或用各色砂浆以磨之。若小件玉器不能用木碢磨之,或有甚细密花样者皆不可用木碢磨之,则以干葫芦片作小碢以磨之。(工具说明)木碢,铁轴,木轴,转绳,登板。

玉作图_15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
十三、皮碢图说:此系皮碢磨亮上光之图也,确系牛皮为之,包以木碢之上纳以麻绳,大者尺余见围,小则二三寸不等,皆用浸水宝料磨之。皮碢上光后则玉体光亮温润,使鉴家爱之无穷,至此则琢磨事毕矣。(工具说明)登板、绳、木轴、皮碢。

玉作图_16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
玉作图.清.李澄渊画.清光绪十七年序钞绘本.pdf 【高清PDF版本百度网盘分享】【链接失效请邮件联系我们 contact@7see.com】

碢:[tuó] 同 “砣” :古代指圆盘状琢玉工具,旋转时带动解玉砂研磨玉石,材质历经石、骨、铜至铁的演变【参考文献】天工开物 明 宋应星 珠玉 第十八卷”凡玉初剖时,冶铁为圆盘,以盆水盛沙,足踏圆盘,使转,添沙剖玉,逐忽划断。中国解玉沙出顺天玉田与真定、邢台两邑,其沙非出河中,有泉流出,精粹如面,借以攻玉,永无耗折。既解之后,别施精巧工夫,得镔铁刀者,则为利器也。凡玉器琢余碎,取入钿花用。又碎不堪者,碾筛和灰涂荣瑟琴有玉音,以此故也。凡镂刻绝细处,难施锥刃者,以蟾酥填画而后锲之。物理制服,殆不可晓。“

天工开物-明-宋应星-珠玉-第十八卷-695x1024 《玉作图说》--清 李澄渊

碪[zhēn] 与「砧」为异体字,其本意为捣衣石。

发表评论